导致肠息肉长出来的原因

2017-04-23 06:57:50 来源:
分享:

肠瘜肉是怎样长出来的

1、机械损伤和大便刺激

大便中粗渣和异物及其他因素可造成肠黏膜损伤或长时间刺激肠黏膜上皮,使得处于平衡状态的肠黏膜遭到破坏,或是细胞的产生增加,或是肠黏膜上皮凋亡减慢,或二者兼而有之,终究可构成肠瘜肉状崛起。瘜肉的蒂实际上主要为肠的蠕动使突出的瘜肉上下移动,牵拉构成的过量黏膜。

2、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与直肠瘜肉的构成具有1定的关系,特别是细菌与胆酸的相互作用多是腺瘤性瘜肉构成的基础。

膳食中脂肪类成份超过40%是构成结、直肠瘜肉的1个重要因素,如果脂肪摄取不超过膳食的15%,结、直肠瘜肉的病发率较低。高脂肪膳食能增加结、直肠中的胆酸,导致肠息肉长出来的原因。研究表明,大便中总胆酸和胆酸的万分变化可能与结、直肠瘜肉的体积和上皮组织转化的严重程度相干。另外,高纤维饮食,结、直肠瘜肉的病发率较低。

3、炎性刺激

直肠黏膜的长时间慢性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肠结核、非特异性直肠炎、晚期血吸虫性肠炎等,可以引发肠黏膜上的瘜肉状肉芽肿。由于直肠长时间炎症,溃疡面的中央还存有水肿充血的黏膜区,周围溃疡愈合后构成瘢痕,逐渐收缩,导致肠息肉长出来的原因,使残留的黏膜崛起,表面呈瘜肉状;或溃疡而肉芽组织增生突出,而后邻近黏膜生长,将其覆盖构成瘜肉,这类病理变化多见于炎性瘜肉。

4、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情况表明,腺瘤性瘜肉的构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例如,肠腺瘤性瘜肉基因(apc)是1种抑癌基因,基因突变会引发家族性腺瘤瘜肉病变和结肠、直肠癌变。

腺瘤状瘜肉的构成可能存在两个相干基因,即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基因主要与家族瘜肉病,而隐性基因主要与孤立腺瘤性瘜肉有联系。如家族性瘜肉病,属于染色体显性遗传,有明显的家族史。系基因突变而至;突变的基因可由父母传给子女,子女在接受突变基因方面具有相等的机会,即只要父母有1方携带突变基因,则其子女中就有1半会产生家族性瘜肉病。

小编说:肠瘜肉是怎样长出来的,看了以上介绍你对肠瘜肉是怎样长出来的有了了解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导致肠息肉长出来的原因,专家说,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少吃油腻食品,多吃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等,如有身体不适,有助于预防肠瘜肉!

分享: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