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多久

2017-05-05 17:40:01 来源:
分享:

手足口病多发于儿童,是1种沾染性疾病,如不及时医治严重的会危及生命。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1下它的潜伏期是多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发的常见沾染病之1,传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多产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发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疼痛难忍,时时哭泣、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手足口病1般1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沾染。个别患者可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多久?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1般为2—7天,病发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忱况可延续4到5天。手足口病的其它症状中,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1般无疼痛及痒感,康复后不留痕迹。除此以外,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食欲消退;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多久,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减退。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其实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才会引病发毒性脑膜炎。

手足口病如何传播?

手足口病有4种传播途径,儿童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刷牙杯、玩具和床上用品、亵服等引发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饮用或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品等可造成传播;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如何防治?

手足口病在治疗上主要是对症处理,可服用维生素B、C及清热解毒的中草药或抗病毒药物。在得病期间,应加强患儿护理,做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因手足口病可能合并1些其它疾病,患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救治检查。

在预防上,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饭前、饭后、便后和处理尿片或其它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洗净双手;打喷嚏或咳嗽时要适当用纸巾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儿童的玩具或其它用品应常常完全清洗;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的患儿,建议休假直至所有临床症状消失后两周再复学;7岁以上的、与手足口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建议休假接受医学视察1周;减少到人多拥堵的地方;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避免过度疲劳而下落机体抵抗力;托幼机构、学校等单位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应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多久,隔离医治。

分享:

上一页:脑萎缩的治疗

下一页:痔疮能治好吗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