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功能性大便失禁

2017-05-09 03:41:43 来源:
分享:

1、甚么是功能性大便失禁啊?专家指出,由于肛门或神经损伤,致使不能控制粪便和蔼体排出的现象,什么是功能性大便失禁。又称排便失禁或肛门失禁。对干便和稀便都不能控制者,称完全失禁;能够控制干便,不能控制稀便和蔼体者,称不完全失禁。那末功能性大便失禁的症状都有哪些?专家介绍以下:

2、大便失禁时,患者因不能随便控制排出粪便和蔼体,肛门会阴部长时间湿润不洁、污染衣物而影响平常的生活及工作_患者由于大便失禁的轻重不同表现为程度不等的排便或排气失控。内裤偶尔弄脏,并有时丧失对排气和液性粪便的控制能力称为轻度大便失禁。

重度大便失禁是指对成形便无控制能力,粪便流出的次数可为零星的或较频繁(逐日数次)。轻度失禁现象在直肠敏感性低的老年人中相当常见,很多IBS患者也时有产生,绝大多数这类患者自诉为腹泻。大便失禁也常伴随便急、便秘、尿失禁现象。

大便失禁对患者有很深的精神影响,患者常隐藏自己的症状,变得越来越孤独,并且频繁入厕,有的患者因餐后大便失禁增加,常常不愿在公众场合进餐。

体格检查包括盆底检查,肛门直肠指检,神经系统检查如精神状态、骶骨反射、会阴感觉等,其中直肠指检甚为重要,检查内容包括会阴皮肤、会阴降落、肛管长度、肛管有无畸形等,直肠检查通过粗略估计肛管IASP和MSP,可评价盆底肌肉调和收缩情况,如果肛管压力下降,什么是功能性大便失禁,可肯定盆底肌肉收缩调和障碍。溢出性失禁患者常在直肠内扪及大量粪块或在腹部能扪及结肠。

3、肛门失禁主要是指病人失去控制排气和排便的能力。医院专家解析说,肛门失禁是排便功能紊乱的1种症状,发作率不高。医院专家为广大老年朋友详细解析以下几点防备方法:

1、培养逐日排1次便的习惯。时间比较好选在早餐后20分钟左右。排便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读书或看报,也不要与人谈话,并应将每次排便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以内,做到排尽即起,不要培养“空坐马桶”的习惯。

2、注意保持肛门的清洁。在大便后要尽量地将肛门擦清洁,防预粪便残留。另外,在大便后可用温热水清洗肛门,1次洗5~10分钟左右。在清洗肛门时不要施用强碱性肥皂,伴随可顺便做1下肛门保养操。

3、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粗粮等,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什么是功能性大便失禁,以避免引发痔疮,影响排便。老年人每天可在凌晨空腹时饮用1杯(约300⑷00毫升)温开水或淡盐水,这样做能起到润滑肠道、刺激肠管蠕动的作用,有助于老年人减轻便秘。

分享:

上一页:小儿肠套叠临床表现

下一页:痔疮偏方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