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瘜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结肠瘜肉会癌变吗?结肠癌病因虽不10分明确,但多数结肠癌都来源于结肠瘜肉。如不尽早切除,也可能为往后癌变埋下隐患。下面看下结肠瘜肉的相干信息。
专家提示,大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大多由肠瘜肉演变而来,1旦肠里面有瘜肉,就跟癌沾上边了。而通过肠镜的检查,治疗结肠息肉早切除 防癌变,尽早发现并切除瘜肉,可下降大肠癌的病发率。
有瘜肉必须要切除
肠瘜肉是指大肠腔内粘膜表面隆起,导致局部增生的1类病变。它分为好多种,有腺瘤性肠瘜肉、炎性肠瘜肉、增生性肠瘜肉、错构瘤瘜肉、淋巴性肠瘜肉等。医学界发现,炎性肠瘜肉、错构瘤瘜肉、淋巴性瘜肉跟肠癌关系不大;增生性肠瘜肉跟肠癌关系稍大;而腺瘤性肠瘜肉则是癌前病变。
腺瘤性肠瘜肉越大,恶变的可能也越大。1个2厘米以上的腺瘤性肠瘜肉,癌变概率约为25%⑸0%。1个1⑵厘米的腺瘤性肠瘜肉癌变概率为5%左右。所以,治疗结肠息肉早切除 防癌变,腺瘤性肠瘜肉仿佛是埋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弄不清多少年后启动开关,开启“肿瘤模式”。
肠瘜肉为什么会转变成大肠癌呢?这受综合因素影响,可能与基因变异,治疗结肠息肉早切除 防癌变,长时间喜好油煎、烟熏、火烤等烹饪方式,吸烟,饮酒,反复腹泻、便秘,过度疲劳致使抵抗力降落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一样多是肠瘜肉的致病因素。
而肠镜检查1旦发现肠内有瘜肉,必须要切除。其中,小于2厘米的可以直接切除,大于2厘米的瘜肉没法在肠镜下切除,可先取组织标本做病理检查,然后在腹腔镜下做切除手术。切除后的标本都要进行病理检查,若已存在癌变可进1步扩大切除范围。
专家提示,虽然只有腺瘤性肠瘜肉跟大肠癌的关联度最高,其他种类的肠瘜肉也不能完全排除癌变的可能性,加上瘜肉本身也会引发不适,因此建议都切掉。瘜肉切除后,随诊很重要。患者应当隔1年再做1次肠镜检查,治疗结肠息肉早切除 防癌变,如果没问题,隔3年再做肠镜检查。这是由于肠道长达1.5⑵米,可能不但只有这1个瘜肉,也不排除没切除干净的可能性。
肠镜检查要提倡
不管哪一种肠瘜肉,初期都没有不适表现。由于肠道的宽度有3⑷厘米,本身还能扩大。瘜肉的体积在肠道这个“大容器”中显得微不足道。若因瘜肉造成便血、腹胀、黏液大便等症,多表示瘜肉已到中晚期,乃至是大肠癌的中晚期。而大肠癌早期也常无痛无觉,等出现了便血或其他不适,通常已不是初期了。
由于他们几个人有个共性:年纪在60岁以上;因痔疮或肛瘘救治;做肠镜发现有瘜肉;取瘜肉组织活检后发现,表面是瘜肉,实际为瘜肉阶段的癌变。“我们将瘜肉切掉,消除了隐患,等于1项检查及时拦截了4个癌症。”
据了解,比起胰腺癌、肝癌等“凶险”的癌症,大肠癌的生存率非常高。及时发现和治疗,有90%的大肠癌病人可以得救。可是在我国,能够初期发现的,可能还不到10%,这跟肠镜检查不足有关。
肠癌好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因此40岁以上且从未做过肠镜的人要做1次肠镜检查。而老年朋友更应当多关注肠道健康,别把肠道、肛周的问题都归结为痔疮。60岁以上有大便出血、腹胀等问题,1定要做肠镜检查。
相关新闻
上一页:郑州脉管炎患者该注意什么?
下一页:当心偷情引发中青年猝死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