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该不该手术切除

2017-06-03 21:17:51 来源:
分享:

胆囊瘜肉的病发多与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若得了胆囊瘜肉,会造成腹绞痛,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的症状,这除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之外,还会引发1连串的连锁反应,使患者的工作与生活没法正常进行,那末如果得了胆囊瘜肉,是否是必须进行手术治疗呢?

常常有患者拿着超声的检查报告来到诊室,说自己长了胆囊瘜肉,询问如何医治,而实际上这里是有1些误区的。如果您仔细看看超声报告,胆囊息肉该不该手术切除,通常规范的超声描写是“胆囊瘜肉样病变”。所谓的“样”,就是说象瘜肉,而不1定是瘜肉的病变。例如,临床上常见的胆固醇结晶或泥沙样结石在粘稠的胆汁包裹下,如果粘在胆囊的黏膜皱襞上,胆囊息肉该不该手术切除,就可以够构成隆起于粘膜表面的小崛起,很象瘜肉,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瘜肉。它们常常是多发的,而且没有血流或强化表现,通常不需要处理。但如果是真实的瘜肉,则应当引发足够的重视。

胆囊瘜肉在正常人群中的病发率是4⑴0%,在胆囊切除的标本中是2⑴2%。不同人群胆囊瘜肉的病发率存在差异,胆囊息肉该不该手术切除。西方国家的病发率略低于东南亚人群。国内上海的报导是4.2%,北京为6.9%,台湾为9.5%。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产生(8.5%vs5.0%),胆囊息肉该不该手术切除。胆囊瘜肉本身实际上也代表了胆囊壁异常的1组病变。可以分为非瘤性的和瘤性的。非瘤性的包括增生和炎性瘜肉。而瘤性瘜肉又包括良性的和恶性的。良性的有腺瘤、腺肌瘤、平滑肌瘤、纤维瘤和脂肪瘤等;恶性的有腺癌、鳞状细胞癌和黏液性囊腺癌等。

胆囊瘜肉之所以需要重视,是由于它有的可以癌变。在腹部肿瘤中,胆囊癌才是真实的癌中之王。放化疗对胆囊癌的效果极差,手术是唯1可能取得长时间生存的方法,但是很多胆囊癌患者发现时就丧失了手术机会。胆囊癌的预后很差,如果是T1和T2期,5年生存率可以为95%和70%,而到了T3和T4期,5年生存率只有12%和5%。因此初期发现、初期治疗是胆囊癌患者提高生存的关键。

随着超声体检的普及,有很多早期的胆囊癌是在“胆囊瘜肉”手术切除时偶然发现的,也就是说早期的胆囊癌有时候和胆囊瘜肉容易混淆。实际上,胆囊瘜肉很难通过超声明确它的病理性质,而对25px1下的瘜肉,有时候CT和核磁也没法辨别良恶性。那么,在没法事前知道良恶性的情况下,如何决定什么时候手术呢?目前,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指证是瘜肉的长径大于25px,这是基于以往的临床视察,认为瘜肉大于25px,癌变的概率就要显著增加。但是也有研究显示40%的恶性胆囊瘜肉可以小于25px。

另外,对比较严重的胆囊瘜肉患者来说,除需要进行手术医治之外,还应当斟酌其他1些胆囊疾病,例如胆囊增生与胆囊结石。这些疾病都是胆囊瘜肉的并发症,建议患者能够接受系统的检查,这样才能排查出是不是有并发症。

分享:
  • 疾病查询
  • 快速问答
  • 疾病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