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阑尾炎1定要手术吗?阑尾炎是1种比较常见的病,是指阑尾因多种因素而引发的炎性改变。其实它的治愈取决因而否及时的诊断及医治。初期诊治,病人大多可短时间内康复,死亡率极低(o.1%10.2%);如果延误诊断及医治可致使严重的并发症,乃至引发死亡。
临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阑尾炎是阑尾的炎症,最多见的腹部外科疾病。
1、西医
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采取非手术疗法,多数病人可治愈,但遗有慢性炎症或管腔狭窄者易于复发,所以急性阑尾炎1旦诊断明确,仍应急诊手术将病变的阑尾切除。妊娠期因盆腔充血,阑尾炎症发展更快,所以也应及时手术。诊断不明者,若病人有局部腹膜炎表现或全身感染证明显,也应开腹检查,以避免延误医治。术中若发现阑尾无急性炎症表现,则应探查有没有其他急性病变。病人救治时若阑尾炎已构成周围脓肿,应先行非手术医治,脓肿吸收后,过3个月或半年再切除阑尾。
1、手术医治
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1旦确诊,应初期实施阑尾切除术(appendecto-my)。初期手术系指阑尾炎症还处于管腔阻塞或唯一充血水肿时就手术切除,此时手术操作较简易,术后并发症少。如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再手术,不但操作困难且术后并发症会明显增加。术前即利用抗生素,有助于避免术后感染的产生。
(1)不同临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手术方法选择亦不相同。
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切口1期缝合。有条件的单位,也可采取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2)急性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腹腔如有脓液,应仔细清除,用湿纱布蘸净脓液后关腹。注意保护切口,1期缝合。
3)穿孔性阑尾炎:宜采取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利于术中探查和确诊,切除阑尾,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根据情况放置腹腔引流。术中注意保护切口,冲洗切口,1期缝合。术后注意视察切口,有感染时及时引流。
4)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脓肿还没有破溃穿孔时应按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处理。如阑尾穿孔已被包裹构成阑尾周围脓肿,病情较稳定,宜利用抗生素医治或同时联合中药医治增进脓肿吸收减退,也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如脓肿扩大,无局限趋势,宜先行B超检查,肯定切口部位后行手术切开引流。切开引流以引流为主。如阑尾显现方便,也应切除阑尾,阑尾根部完全者施单纯结扎。如阑尾根部坏疽穿孔,可行U字缝合关闭阑尾开口的盲肠壁。术后加强支持医治,公道使用抗生素。
(2)阑尾切除术的技术要点:
1)麻醉:1般采取硬脊膜外麻醉,也可采取局部麻醉。
2)切口选择:1般情况下宜采取右下腹麦氏切口(McBurney切口)或横切口。如诊断不明确或腹膜炎较广泛应采取右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以便术中进1步探查和清除脓液。切口应加以保护,避免被污染。
3)寻觅阑尾:部份病人阑尾就在切口下,容易显现。沿结肠带向盲肠顶端追踪,即能找到阑尾。如仍未找到阑尾,应斟酌可能为盲肠后位阑尾,用手指探查盲肠后方,或剪开盲肠外侧腹膜,将盲肠向内翻便可显现盲肠后方的阑尾。
4)处理阑尾系膜:用阑尾钳钳夹阑尾系膜,不要直接钳夹阑尾,将阑尾提起显现系膜。如系膜菲薄,可用血管钳贴阑尾根部戳孔带线1次集束结扎阑尾系膜,包括阑尾血管在内,再剪断系膜;如阑尾系膜肥厚或较宽,1般应分次钳夹、切断结扎或缝扎系膜。阑尾系膜结扎要确切。
5)处理阑尾根部:在距盲肠0. 5 cm处用钳轻轻钳夹阑尾后用丝线或肠线结扎阑尾,再于结扎线远侧0. 5 cm处切断阑尾,残端用碘酒、酒精涂擦处理。于盲肠壁上缝荷包线将阑尾残端埋人。荷包线缝合要点:距阑尾根部结扎线1 cm左右,勿将阑尾系膜缝人在内,针距约2⑶ mm,缝在结肠带上。荷包缝合不宜过大,避免肠壁内翻过量,构成死腔。也可做8字缝合,将阑尾残端埋人同时结扎。最后,在无张力下再将系膜绑扎在盲肠端缝线下覆盖加固。最近几年来也有主张阑尾根部单纯结扎,不作荷包埋人缝合。
(3)特殊情况下阑尾切除术:
1)阑尾尖端粘连固定,不能按常规方法切除阑尾,可先将阑尾于根部结扎切断,残端处理后再分段切断阑尾系膜,最后切除全部阑尾。此为阑尾逆行切除法。
2)盲肠后位阑尾,宜剪开侧腹膜,将盲肠向内翻,显现阑尾,直视下切除。再将侧腹膜缝合。
3)盲肠水肿不宜用荷包埋人缝合时,宜用8字或U字缝合,缝在结肠带上,将系膜1并结扎在缝线上。
4)局部渗出或脓液不多,用纱布屡次蘸净,不要用盐水冲洗,以防炎症分散。如已穿孔,腹膜炎范围大,术中腹腔渗出多,应完全清除腹腔脓液或冲洗腹腔并放置引流。
5)如合并移动盲肠,阑尾切除后,应同时将盲肠皱璧折叠紧缩缝合。
2、急性阑尾炎的非手术医治
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的初期阶段,病人不接受手术医治或客观条件不允许,或伴存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有手术忌讳证者。主要措施包括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和补液医治。也可经肛门直肠内给予抗生素栓剂。
2、中医
1、银花、公英各50克,丹皮25克,大黄15克,赤芍12克,川楝子、桃仁、甘草各9克,每天l~2剂,水煎后分2、4次服。 (2)鸡血藤100克,地丁50克,川楝子25克,逐日1剂,水煎两次混合后分2次服。
3、针刺足3里、阑尾穴、阿是穴。呕吐者加内关穴。
4、薏米50克,冬瓜籽25克,丹皮、桃仁、紫花地丁各15克加水300毫升(6两),煎到100毫升。煎2次混合后分两次服,逐日1剂。
5、红藤、忍冬藤各100克,生大黄15克,水煎后加黄酒1小杯分两次服,逐日 l剂。
相关新闻
上一页:哪几种人容易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下一页:该如何治疗早期痔疮
相关问答